10月8日下午,首届北京评论家论坛在十月文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走向广阔世界的批评实践”,是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重点活动之一,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出版集团《十月》杂志社、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基地承办。该论坛旨在探讨当代文艺批评与时代广阔精神生活的联系,并邀请文艺批评界大家一起出谋划策、集思广益,共同研讨创办《北京评论》(暂定名,下同)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如何办好杂志,为新时代北京和中国文艺批评贡献创造性能量。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文学出席并致辞。李敬泽、阎晶明、陈晓明、孟繁华、贺绍俊、张燕玲、张清华、尹鸿、谢有顺、张莉等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的专家和文艺界的批评大家,共同参加论坛,《十月》执行主编季亚娅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联袂担纲论坛主持。
霍志静在致辞中表示,文艺评论在整个文艺创作链条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评论应该深度介入创作,去引领和影响创作,而北京当前缺乏一个重要的评论载体,去发挥对文艺生态的权威引领作用。因此,北京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北京评论》创刊,希望能够依托首都的优势资源,营造山清水秀的文艺环境,推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工作;借助北京出版集团和“十月”平台,树立品牌,影响北京和全国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生态。对未来的刊物,霍志静提出了主流、专业、介入、开放等几点办刊原则。霍志静同时向与会的各位嘉宾表达了感谢和期待,希望各位评论家献计献策,贡献精彩的观点和思路。
吴文学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他表示,北京亟需一本代表首都文艺批评整体水准、与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地位相匹配的评论杂志。北京出版集团拟创办《北京评论》,对标国内外知名评论杂志,使其成为继《十月》《十月少年文学》之后,“十月”期刊矩阵的又一重要部分,实现文学创作、文学出版、文学评论良性互动,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十月”力量。创办一本这样的杂志,更是打造与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地位和影响力相匹配的文学评论平台,在全球文艺理论与批评领域传播“北京声音”,促进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批评理论话语建设。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表示,新时代的文艺正在生成,需要具有开阔的视野,新时代的评论杂志和评论家应该把握这个时代广阔而复杂的、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文学形式、文艺形式,构建出完整的文艺生态;积极提倡宽泛的、与时代有强烈对话关系的文艺评论。李敬泽认为,评论杂志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评论,还应该成为一个文化对话的平台,敢于提出问题、概括问题、讨论问题,才能为当代文艺的多元发展提供真正有意义的讨论空间。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阎晶明区分了有效的批评和无效的批评,认为应当在善意和欣赏的前提下,坚持批评的专业性,保持必要的高度和深度。而且要注重“批评学”自身的理论建设,倡导好的批评风尚,促进多样化批评文本的形成。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晓明赞同李敬泽“广阔的文艺评论”的观点。陈晓明回溯了中国与海外当代批评实践发展的历史,同时提到,传统的学术办刊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僵化,北京出版集团不能照搬,而是要培养一个坚实的、年轻化的撰稿队伍,要有创新的胆量,在摸爬滚打中闯出一条新的道路,去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中国的评论刊物虽多,想要办好却极难。要办成一本在当代回应当代社会发展现实的评论刊物,首先要回答好“是什么、评什么、怎么评”这三个关键性问题,实现新媒体格局下的评论品牌,并做好选题策划。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监事长孟繁华认为评论期刊可以朝着“大文化刊物”的方向发展,广泛地参与到各文艺领域问题的讨论中,才会有好的前景和生命力。因此,选题的问题至关重要,除了选题以外,文风、文体都要有创新和变化,始终保持和现实的紧密关系。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监事长贺绍俊认为,评论期刊的筹办兼具迫切性、艰巨性和开创性。未来努力的目标,就是要在中国文学批评的实践中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批评理论体系,和中国的文学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清华认为,要以文学批评为底色,做到文学性、文艺性、文化性三方面的结合。北京出版集团应以文学为大本营,但要从文学的大本营不断出走,广集当代文化实践的文风,引领当代批评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张燕玲曾担任《南方文坛》主编二十七年,她认为,评论要寻找自身的时代表达方式,为当代中国提供健康而活跃的文艺现场,催生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家和批评家,为学术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做出多元的、开阔的、有效的建设。张燕玲还从杂志定位、编辑理念、打造精品、学术敏锐度等方面,分享了作为评论杂志主编的办刊经验。
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谢有顺认为,这份刊物也应彰显一种“从我开始,重建标准”的气魄,不拘于当下的文艺评论秩序,办一种新的评论刊物。一方面要团结自己的作者队伍,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有潜力的青年批评家。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副院长张莉认为,评论期刊的定位应兼顾拥有地方特色的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北京和作为世界文化之都的北京。基于这种定位,评论期刊应具备在地感、敏锐性、前瞻性和引领性,注重文体的灵活性,气质上要有锋芒、鲜活有趣,也要具备足够的理论高度和艺术鉴赏高度。
西川、董强、刘复生、何平、李遇春、饶翔、刘大先、李伟长、黄平、何同彬、徐刚、丛治辰、李德南、行超、樊迎春等著名学者、评论家共同参会,并先后发言。《十月》主编陈东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出席论坛。
以“文学润泽心灵 阅读丰富生活”为主题的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支持,北京出版集团主承办,全国文学界、出版界等社会各界及广大读者广泛参与。自9月2日起至10月中旬,联动北京“16+1”区,通过线上线下开展近百场精彩的文化活动,以文学为载体,搭建精品创作平台,努力推动文学走向大众,营造书香京城浓厚氛围,以文学行动助力北京文化论坛胜利召开,让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京华大地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