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朱秀海长篇小说《远去的白马》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杂志社、融数中心 时间:2021.10.25

from clipboard

10月25日上午,第六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活动之一朱秀海长篇小说《远去的白马》研讨会在北京出版集团“想心空间”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北京出版集团联合主办,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杂志社承办。孟繁华、贺绍俊、胡平、汪守德、梁鸿鹰、何弘、刘琼、张莉、岳雯、丛治辰、傅逸尘、李壮等知名作家、评论家,以及本书作者朱秀海参加研讨会。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李朝全,北京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康伟,集团党委委员、董事、总编辑李清霞等领导及嘉宾出席会议。研讨会由《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主持。

from clipboard

邱华栋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对研讨会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在致辞中,邱华栋如数家珍地回顾了朱秀海的创作历程和代表作品。他谈道,朱秀海先生在军事文学、军旅文学创作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远去的白马》是朱秀海对当代军事文学领域贡献的又一部力作,该作品塑造的支前女英雄赵秀英,充分体现了中国女性在战争年代里个体生命丰富而复杂的经验,以及战争所带给她们的苦难与考验。

from clipboard

康伟代表北京出版集团对朱秀海及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他在致辞中谈道,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我们热切地呼唤如《远去的白马》这样一部具有时代性、经典性和史诗感的原创文学扛鼎之作。该作品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为取得革命胜利解放全中国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决定性作用,并且以共产党人的英雄事迹雄辩地阐释,中国的革命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以人民为中心,也因此被广大人民由衷地信赖与拥护。

from clipboard

李朝全指出,《远去的白马》很好地运用了历史的辩证法,具有很鲜明的历史意识,很好地处理了历史与故事的“实与虚”、战争残酷与人物情感的“硬与软”、宏阔历史与平凡百姓的“大与小”,以及传统与现代,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等几对关系。该作品是一部能够体现文学价值和尊严的作品,是能够为当代文学赢得荣光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近期军事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

from clipboard

孟繁华表示,朱秀海是能写出伟大作品的作家,《远去的白马》正是一部写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军旅文学杰作。小说以白马作为楔子和意象,使作品兼具文学性、抒情性和诗性元素。他认为小说既写了主战场,也发现了战争的“边缘”,作品描写的老区人民支前的事迹,以及对赵秀英、姜团长、千秋等人物的塑造,是在其他军旅文学作品,特别是解放战争文学作品里面少有看到的。同时,战争结束后赵秀英回到山区供养英雄母亲的事迹,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基,以及革命信仰在平凡人物心中的升华。

from clipboard

贺绍俊认为小说写出了革命的“神圣性”,这一点在书写革命历史、革命战争的小说中是前所未有的。主人公赵秀英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在革命的召唤下一步一步走上革命的道路,而革命的感召力又激活了赵秀英人性美好的一面。她的善良、奉献和忠诚充分彰显了革命的神圣性。赵秀英并不是悲观的形象,也不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在她的内心,自始至终都有一匹永远的白马在奔腾。

from clipboard

梁鸿鹰从战争书写的角度对《远去的白马》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表示,《远去的白马》一方面还原了“真正的战争”,另一方面,小说也避免了陷入对战略战术的机械化的书写。作品在战争的“表层叙事”之下,也涌动着作品机理当中的“隐含的叙事”。作者非常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以及战争的结果在当今的延续、不同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冲突。

from clipboard

张莉谈道,这部作品放在整个当代文学史中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赵秀英集妻子、大姐、母亲、儿媳各种身份于一身,小说通过这样一个具有独特美感的女性形象,重新诠释了革命所付出的代价:除了死去,还包括活着的人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作者通过底层女性和民间的视角,重新照亮了战争中默默无闻的人,所以某种意义上说,朱秀海是用文学的方式树立起一块无名英雄的纪念碑。

from clipboard

傅逸尘认为,《远去的白马》书写战争、回望英雄,揭示出了这段历史中“恒定的常量”。首先,作品把历史总体性的书写重新置于文学性的书写之前,让小说的虚构叙事更加具有历史认知的本质性力量。其次,通过塑造赵秀英这样一个英雄形象,展现出无产阶级英雄身上所坚守不变的初心。最后,作品正面书写了人民军队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更突出描写了赵秀英这样一个编外“政委”在这段历程中所发挥的引领性的力量。小说一直在探讨初心,通过强化红色经典的文学传统和美学传统,重新树立起中国式英雄。

胡平、汪守德、何弘、刘琼、岳雯、丛治辰、李壮等嘉宾也做了精彩发言,对《远去的白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from clipboard

研讨会最后,《远去的白马》作者朱秀海表示对与会嘉宾以及《十月》杂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的感谢。他谈到,该作品的创作基于他所经历和知道的真人真事,像赵秀英这样的女性,在沂蒙山、胶东比比皆是,把这些平凡的普通人当做典型的革命英雄的形象书写,是因为这是共和国史和中国革命史的真实部分,作为一位经历过战争的军旅作家有责任将这段历史写出来,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记住更多伟大而平凡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