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林白长篇小说《北流》研讨会在京举行
时间:2021.10.21

10月20日下午,第六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活动之一林白长篇小说《北流》研讨会“从时间中涌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此次作品研讨会由北京出版集团主办,十月杂志社和湖北省作家协会共同承办。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光炜,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孟繁华、贺绍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福民,《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等24位批评家、作家、编辑参加了此次作品研讨。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担任学术主持。

from clipboard

90年代以来,林白一直活跃在文学现场,且保持了高质量创作水准。《北流》在《十月》杂志上一亮相,便以其强烈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激荡的叙事雄心引起广泛关注。

from clipboard

李敬泽认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经历了沧海桑田。这个沧海桑田不仅仅是作为故事,也不仅仅作为叙事,而是作为一个人类的经验……这样的沧海桑田是如何发生的,如何涌动,如何贯彻于这个生命和这个世界,这不是一个小题,这其实是一直在我们思维中没有充分意识和认识到的问题。林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题目,这个题目不仅仅在于理解她的这部小说,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在此时此刻中国小说面对的新的可能性。”

from clipboard

陈晓明说:“林白写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我们这一代人像植物一样生长过,像植物一样扭曲过。林白说话仿佛有一种难度,因为她总是要找到一种表达的准确,在她的方言,在她的准确性,和这么一个公共空间中,她总是找不到她恰当发声的那么一个点。这样一种困难使她的写作变得无比宝贵。她用黑色的文字落在纸上,创建她生存的空间。林白让我感到了我的存在,她写出了我生命的那种剩余的意义。”

from clipboard

程光炜说:“这些东西其实不光是林白老师自己的心事,也是我们这代人的心事,也是国家的心事。这个波澜壮阔的东西确实需要用小说方式保存它。”

from clipboard

孟繁华说:“林白首先是用小说同家乡对话、同时代对话,特别是同各种文学观念对话。北流虽远,但一切并没有远去,北流一直是讲述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经意间,边地风情和日常生活扑面而来,因此这是一部整体模糊、具体真实又清晰的小说。多年来,林白就是这样极其暧昧地站在文学前沿,她说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用极端化的个人姿态曼妙又欲说还羞。有了林白,文坛便更加的生动。”

from clipboard

贺绍俊说:“林白写《北流》的时候,她与历史和世界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假如说她以前的‘自恋式’写作,是一种以跟外在世界进行对抗的方式进行写作的话,写《北流》是与历史和世界已经达成某种默契,这部作品实际上把她所思考、所观察、所体悟的一切都和盘托出了。到了《北流》,林白大大拓展了自己的精神空间,试图通过一个小世界解答大世界的问题,也以未来的眼光去质疑今天的精神忧患,所有这一切都表现出文学的精神承担。”

from clipboard

陈福民说:“她(林白)给我们奉献了一个带有原始性的,同时带有暧昧性、有驳杂的,与这个世界进行对话又分裂的丰富的世界文本,这就是一个作家惠及读者的地方。《北流》是我们当下精神质量上、写作质量上极为重要,而且品质极高的文本。”

from clipboard

梁鸿鹰说:“从来没有人(进行)像林白这么大规模的实验。方言化是一个方面,方言、辞典、注、疏、书信、自序、独白……她把多种元素大规模地集成引进到小说的文本当中,这个确实令我们叹为观止,这是这部作品突出的特点。它的细节是非常扎实的,状态是非常茂密的,像植物一样疯长的状态。她的文本既复杂丰富,又有各种可以进入的切口,这个是非常了不起的。”

from clipboard

李修文说:“在这部作品里,语言本身似乎也成为了主角,它们命名和指认着各个人物,反过来,各个人物也在用各自的命运来丰富和建设着它们;(作品)结构宏大繁复,又清晰准确,注疏志典式的写法不仅是文体的需要,也是匹配作者对于世界的复杂性认识之需要。我们得以看清,在林白笔下,中国文章传统仍然可以成为承载今日生活的容器,并且在今日生活里呈现出了充沛的活力。”

张燕玲、王春林、张莉、何平、刘大先等嘉宾也做了精彩发言,对《北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from clipboard

研讨会最后,《北流》作者林白发表感言:“18年了,《十月》是我三部重要作品的首刊地。第一部,2004年秋季,你们的长篇小说专刊,《妇女闲聊录》;2012年,第五第六集正刊发的是《北去来辞》;2021年,《北流》。我写完《北流》以后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到了《红楼梦》里刘姥姥的年龄了。在这样一个时间结点有这样一个盛会,我要向到会的各位致敬,向《十月》杂志致敬。讲回武汉,邓一光、李修文,他们陪我走了武汉的很多地方……那时候是春天,细雨飘扬,湖水清澈,下完雨那个土壤变得很鲜艳,那时候我就觉得日月崭新、山湖浩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结点,是我写《北流》的一个前因。最后我希望,我能够一直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