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七十五载文联路·百卷匠心非遗情”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出版百卷成果总结发布会在京举办
时间:2025.10.17

from clipboard

10月16日,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出版集团主办,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京版北美(北京)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七十五载文联路·百卷匠心非遗情”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出版百卷成果总结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荣书琴,北京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史绍洁,北京市文联原党组书记陈启刚,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北京出版集团副总经理马驰,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刘开阳,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民协主席、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世瑜,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研究馆员、北京民协原副主席、丛书主编石振怀,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的相关项目传承人、项目保护单位、丛书作者等领导、嘉宾出席总结发布会。

会上,马新明强调,深入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好包括北京非遗在内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广大首都文艺工作者肩负的时代课题和光荣使命。下一步,北京市文联将以百本丛书为新起点,进一步挖掘、整理、保存珍贵的非遗资料,持续加强北京非遗资源系统性保护传承和广泛深入传播推广;联合多方力量,深化“丛书出版+非遗体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发展;借助多平台展示北京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深化北京非遗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更大价值,更好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

马驰介绍了非遗丛书的出版情况,并代表北京出版集团对北京市文联成立75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北京出版集团将继续与北京市文联、北京民协紧密合作,与从事非遗研究与保护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呈现方式,为非遗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世瑜向与会者介绍了丛书编撰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非遗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他强调,丛书的编撰出版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他希望北京民协全体同仁从这个新的起点再出发,为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石振怀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在发布会上分享了丛书编纂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他表示,编写这套丛书的定位十分清楚,就是完整记录北京市具有特色和价值的非遗项目,兼具资料性、存史性和可读性,给历史留下珍贵资料。

from clipboard

活动现场,“京韵大鼓(少白派)”“西山八大处传说”“北京泥人张”“通州运河船工号子”4个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展演。传承人精彩的表演凸显了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使与会者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丛书作者代表分享了创作过程中的点滴故事与心得体会,增进了大家对非遗丛书编纂工作的了解与认识。来宾们在非遗展示区体验了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彩塑京剧脸谱、雕版刷印古籍装帧及北京皮影等项目。

from clipboard


北京非遗丛书编纂工程自2012年开始启动,至今已出版100本,内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民俗等10个类别。它初步构建了系统的“非遗文化基因库”,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研究提供了丰富且详实的资料支撑。同时,从书中已有29本被译成英文,受到海外读者的喜爱,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