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墨氤氲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当代市井浮生的精神图谱。
本期青春书评作者是北京出版集团总编室(数字出版和版权管理部)宋颖超,让我们与她一起共读好书,走过这座个体与群体的精神桥梁,在其中见自己、见众生!
见自己,见众生
——读《扬兮镇诗篇》
文 / 宋颖超
《扬兮镇诗篇》是作家许言午的长篇小说,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充满诗意与古朴气息的江南小镇——扬兮镇。这个小镇的名字源自《诗经》中的“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小镇上演的是平凡世界中的烟火故事,而故事的主角们,则如同骄阳般温抚心灵。
一个没有“主角光环”的主角
在影视剧或戏文故事中,常见主角光环。身为主角,一般都天生丽质、天资聪颖,具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洪荒之力,往往运气爆棚、功德圆满。
丁晓颜,这位没有“主角光环”的主角,她的存在仿佛是对传统叙事的一次温柔反叛。在丁氏家族中,她显得那么格格不入:父亲丁远鹏是技艺高超的牙医,母亲胡美兰则是镇上闻名的才女教师,姐姐天资聪颖、成绩斐然、相貌出众。而她呢,性格内向,脑笨口拙,一学期都背不下来九九乘法表,一首古诗记住后面、忘记前面,学习差到考不上镇一中只能去乡下的初级中学搭班,大家都叫她是丁家的傻闺女。
相信第一次阅读至此,难免会觉得这个主角也太……普通了,不免有点担心她接下来的人生会走向何方。难不成像张无忌一样偶然习得神功,还是天降神谕一路开挂,然而都没有,她没有逆天改命、没有抱怨争抢,而是顺势而为,天生愚钝就不做突破,在自己的擅长的领域里默默耕耘,不管别人说什么,只走自己的路。上不了镇一中,就在乡下学校开心生活;文体音乐不擅长就做家务、学煮饭;放弃继承父亲光鲜的牙科诊所选择辛苦的做烧饼职业;不计较恩怨是非,为奶奶、外公和算不上是婆婆的阿姨送终;既然站不到聚光灯下,就选择默默地待在一边,不比较,不难过,只是默默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一直坚持。文中的奶奶说过一句话“长性的人哪有傻子呀”。这就是小颜的一生。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真正有道的人,无事的时候自己不会去强行找事,事情找来的时候也绝对不逃不避,一切自然而然。而且做完善事之后立刻就把行善这件事忘掉,不自我得意,不求别人回报。小颜是有道之人。
两个交织的世界
扬兮镇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流淌的世界,一个是流言蜚语的世界。流言蜚语的世界是城市化进程还没那么快的小地方生活的缩影和写照。以前的工厂大院、街道小巷都是这样的小群体,居住在一起的人都十分熟悉,乐于打听和编排别人的故事,家长里短是生活中切割不了的一部分。书中提到“每个时间、地点都有目击证人。但没有一个目击证人是有名有姓的,均为‘人家讲’”,这何尝不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每每读到此处,感觉故事中的生活和现实中的生活重合了。
我们时常也听到“别人说”“有人说”,这是生活中的常有现象,也是沟通中的隐晦表达,有人不知是何人,说的不知是真假,但就是无处不在,逃离不掉。作者也在文中描述,有一次因为周围的人嚼舌根导致张咏的妈妈张瑛与前夫现任妻子吵架,张咏去现场想看看他从小就想知道,那个常被母亲和扬兮镇人挂在嘴边的“人家”到底是谁?这个早晨,他试图看清楚“人家”的真面目,以便与其面对面,却一无所获。“人家”是无脸的,是你是我是他,又非你非我非他,无法面对。
我们都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会受到外界周围对自己的影响,会在意世俗希望我们在意的事情。小颜教的道理就是在被打击时,记起自己的珍贵;在迷茫时,坚信自己的珍贵,爱己所爱,行己所行,听从己心,无问西东。她不顾父母的顾虑和奶奶小时候对她的刁难,坚持照顾临终的奶奶;她不顾母亲与外公的仇恨和世俗对体面工作和生活的定义,坚持跟外公学做烧饼谋生;她不顾外人的闲言碎语和舅舅舅母可能的芥蒂,接受外公的赠款、搬进外公的房子、照顾外公离世;她不顾母亲的反对和邻居的口舌,坚持在未与张咏结婚的前提下,照顾临终的张瑛。
难以释怀的结局
第一次读完结局,内心十分愤懑,百思不得其解,想问作者,为什么最后要把丁晓颜写死,她那么不争,无论是被人攻击还是得到夸奖,她都没有一丝波澜,闲言碎语伤不到,外人世界管不着。第二遍再读,我逐渐释怀,尤其是在本文的最后,作者的那句“我们总以为唐代是花团锦簇、热热闹闹的。可是翻开《唐诗三百首》,每一首都很孤单”好像开解了我。从我的角度看,小颜的去世是难以接受的,但是对于小颜来说,这可能也没关系,对待世间的变化和冷暖,小颜就是那么淡然,借用小颜自己的话说“就是这样的”,所以这是小颜的故事,就是这样的。
想到这里,不免遗憾,张咏终究是没有读懂小颜。他认为小颜生下孩子是为了要挟以促成两人的婚姻,到底是没有真正地了解他深爱的这个人,以自己的心思揣度误会了小颜。可转念一想,张咏有自己的视角和立场,又深处其中,我也成了“别人”站在上帝视角去评判他了。
阅读一本好书,可以见自己、见众生,读书的过程中,这看戏之人成了戏中人,仿佛跟着书中人走过了一生。
图书推荐
《扬兮镇诗篇》
许言午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我们诚挚地邀请每一位京版青年加入“青春书评”的大家庭,我手写我心,用笔触记录阅读的点滴感悟,用声音传递知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