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来一场和李洱的“超低空”对话
时间:2025.03.14

在李洱的最新文学笔记《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中,他化身为一位“文学侦探”,带我们潜入当代文学的现场,与汪曾祺、史铁生、莫言、格非等文坛大家展开一场“超低空飞行”式的对话。

3月16日(本周日)19:00,作家李洱,著名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作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鸿,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樊迎春,将做客北京SKP 4F SKP RENDEZ-VOUS,共同开启一场关于写作的对话。活动全程也将在线上直播,无法到达现场的读者,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与李洱一同开启这场“超低空飞行”,感受文学的魅力与思想的碰撞。

from clipboard

活动嘉宾

李洱

著名作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

张清华

著名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梁鸿

作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韩敬群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樊迎春

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

活动时间

3月16日(周日)

19:00—21:00

活动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大望桥,北京SKP 4F

SKP RENDEZ-VOUS

活动费用

免费

活动当日凭报名短信入场


【活动嘉宾】

from clipboard

李洱

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曾在高校任教多年,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应物兄》,出版有《李洱作品集》(八卷)等。《花腔》2003年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0年被评为“新时期文学三十年”(1979—2009)中国十佳长篇小说。《应物兄》2019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主要作品被译为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韩语等在海外出版。

from clipboard

张清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出版著作20余部,曾获省部级社科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师大教学名师奖等。涉猎散文与诗歌写作,出版《春梦六解》《海德堡笔记》《形式主义的花园》《蜂拥而至》等诗集散文集八部。曾讲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等。

from clipboard

梁鸿

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出版非虚构文学著作《梁庄十年》《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学术著作《黄花苔与皂角树》《新启蒙话语建构》《外省笔记》《“灵光”的消逝》《作为方法的“乡愁”》等;学术随笔集《历史与我的瞬间》;短篇小说集《神圣家族》;出版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2017)和《四象》(2020)。

from clipboard

韩敬群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专著《编辑的光辉宝藏》,策划出版《北上》《宝水》《中关村笔记》等图书。

from clipboard

樊迎春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讲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学批评、创意写作。著有《历史之思与心灵之困:当代作家症候研究》。


【推荐阅读】

from clipboard

《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

李洱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李洱的最新文学笔记。以批评者之姿态贴近、观察文学现场,以写作者之本能参与、表达文学现场。全书共分三辑。辑一、辑二眼光向外,着眼当代,阅人、阅世、阅文,剖析、解读同代人的创作,既包括对汪曾祺、史铁生、张洁等逝者的追念和回忆,也涵盖对莫言、格非、张炜、梁鸿、何向阳等同道的赏鉴与评论,以李洱之口与心,道出了他人所不能道的幽微与精彩。辑三回归自身,集中展示了作者的阅读兴趣和创作经验,关于如何读经典、如何悟文心、如何写自身。若你对阅读与写作之得失有所希冀,此辑或许可以作一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