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墙青瓦间跳动市井欢歌,藤椅上摇晃老北京叙事。在这座活着的博物馆里,每道痕迹都镌刻着时代年轮,每声吆喝都在讲述京城风骨。
本期青春书评作者为北京出版集团财务部李佳。让我们一起通过她的文字,感悟北京胡同的灵魂图谱。
在时光深处探寻文化之根
文 / 李佳
《我们的老院》是肖复兴先生倾注心血创作的散文集,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于2017年1月首次出版。这本书以作者童年时居住的粤东会馆为背景,细腻地勾勒出老院中形形色色的人的故事,宛如一幅饱含温情与烟火气的画卷,徐徐展开在读者眼前。
选择这本书作为阅读对象,源于我对老北京文化的深厚情感。在书架上众多书籍中,《我们的老院》就像是一个老朋友,将我带入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作为一位生活在北京这座城市的人,这部作品不仅满足了我对老北京生活的无限遐想,更让我在现代与过去的交错中,找到了一种特别的情感连接。
书中粤东会馆的老院,如同一扇时光之门,引领我走进了那个充满故事与温情的世界。在阅读之前,我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通过他的文字,去触碰那些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去感受那些在现代都市中已经很难找到的传统气息。肖复兴先生在书中写道:“老院的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正是这样的描写,让我对老院充满了向往。
肖复兴先生细腻的笔触,把老院的每一处都写得活灵活现。从院子的布局、建筑的特点,到老院中的每一砖一瓦、每一草一木,都让我觉得特别真实,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韵味。书中也不乏现代生活的气息。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让我觉得老院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地方,而是一个仍然充满生命力的空间。正如作者所说:“老院是历史的见证者,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承载了文化的传承。”在这里,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书中的人物形象更是栩栩如生,无论是慈祥的老人、智慧的长辈,还是那些充满活力的年轻人,都让我印象深刻。他们的日常生活、邻里之间的相处,不仅展现了老院人们的热情和真诚,更体现了老北京人的文化精神与道德观念。肖复兴先生在书中描述了一位老奶奶:“她总是坐在门口的石凳上,微笑着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眼神中满是慈爱。”这样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了老院中浓浓的温情。他们的故事,让我看到了老北京人质朴的生活态度和坚韧的精神品质。
与书中的人物相识,时常让我感受到情感的共鸣。我的家族也曾在北京生活多年,当书中的描述和记忆中长辈的讲述重叠时,那种亲切感和归属感很强烈。我仿佛能听到胡同里的叫卖声,看到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的身影。肖复兴先生写道:“胡同里的叫卖声,是老北京独特的乐章,它伴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回荡在老院的每一个角落。”这些文字,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年代,感受到了老北京生活的独特魅力。
老院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也承载了文化的传承。在现代都市的喧嚣中,我们往往容易忘记那些传统的价值。这本书提醒我,这些传统是我们不能丢的。它们是我们文化的根基,也是我们精神的寄托。肖复兴先生在书中感慨道:“老院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回顾这篇阅读感受的撰写过程,我深感自己对老北京文化的热爱与敬仰。通过《我们的老院》这部作品,我不仅重新认识了老北京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价值,更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属,也激发了我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肖复兴先生的文字,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老北京文化的信心。
展望未来,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热爱这些传统文化,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同时,我也将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传承和弘扬老北京文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愿老院文化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正如肖复兴先生所说:“让我们共同守护这片充满温情与故事的老院,让它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
图书推荐
《我们的老院》
肖复兴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我们诚挚地邀请每一位京版青年加入“青春书评”的大家庭,我手写我心,用笔触记录阅读的点滴感悟,用声音传递知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