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轻拂,冰雪消融,化作绵绵细雨;天气回暖,大雁振翅,一路向北归乡。呼啸的寒风悄然远去,和煦的阳光洒满大地,早春的细雨轻抚万物,悄然间,春的脚步已遍布每个角落。
在这雨水节气,你是否好奇——
哪些生灵最先感知春天的气息?
是泥土下蠢蠢欲动的小虫?
还是枝头跃动的第一只小鸟?
让我们一起揭开雨水节气的自然奥秘,
感受春天的脉动与生机!
什么是“雨水”
雨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感受“雨水”的三候
一候獭祭鱼
雨水节气来临,水面冰块融化,水獭开始捕鱼了。水獭喜欢把鱼咬死后放到岸边依次排列,像是祭祀一般,所以有了“獭祭鱼”之说。
二候鸿雁来
雨水五日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三候草木萌动
再过五日,草木随着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要吃什么
雨水节气,春意渐浓,饮食讲究“养肝健脾、祛湿防寒”。该吃些什么才能顺应时节、滋养身心?跟着北京出版社的《食物本草图谱》一探究竟吧!
紫苏,味辛甘,气温。主下气,除寒中,解肌发表,通心经,治心腹胀满,开胃下食,止脚气,通大小肠。煮汁饮之,治蟹毒。子尤良,主肺气喘急咳逆,润心肺,消痰气,腰脚中湿风结气,调中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利大小便,破症结,消五膈。
藊(扁)豆,味甘,气微温。主和中下气,治霍乱、吐痢不止,杀一切草木及酒毒。生嚼及煎汤服,亦解河脉毒。叶主霍乱。花主女子赤白下,干末,米饮和服之。有黑、白二种,黑者少冷,入药俱用白者。患寒热病及患冷气人不可食。
枣,生者味甘,平,无毒。多食令人寒热腹胀,滑肠难化,羸瘦人尤不可食。熟者味甘,温,无毒。主心腹邪气,安中补虚,益气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力窍,润心肺,止嗽,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
本文节选自《食物本草图谱》,国图创新编,北京出版社。
《食物本草图谱》
国图创新 编
北京出版社
今日互动:
雨水节气,草木萌动,春意渐浓,是否也唤醒了你镜头下的春天?快来评论区,分享你随手拍下的春天,定格属于你的春日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