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新春特辑 | 这样规划寒假学习,全家皆大欢喜!
时间:2025.01.25

新春特辑

(第四期)

当“非遗版春节”遇上“超长寒假”

这个假期注定超!好!玩!

但家长们却难免陷入纠结

既想让孩子们尽情享受假期

又担心荒废学业

新学期跟不上节奏

其实

寒假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期

合理规划能让孩子

在休息与学习中找到平衡

让家长也免去内耗

实现 “皆大欢喜”


《父母必读》新年1月刊

为您提供了一份实用

寒假学习规划指南

照着做试试看!

送给家人的书香年礼

《父母必读》

from clipboard

寒假学习计划请查收

文 / 田宏杰



寒假了,不少父母希望借助假期让孩子在学习上查缺补漏、做好预习,以便能在新学期开始时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但假期结束却发现娃的寒假作业都没完成!于是便开始恼怒、焦虑,免不了对孩子一通训斥。结果,孩子带着对学习的厌恶和恐慌进入了新学期。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要学会从假期开始,就做好理性的设计,帮助孩子在假期中有玩有学,张弛有度,既能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也能得到充足的休整。


第一步:分析

1.算一算,能学习的时间有多少?

寒假共计:35天

过年:8天(除夕到初七)

外出旅行:5天

兴趣班:6天

其他:4天

学习可用时间:12天(35-8-5-6-4=12)


这样分析完,我们会发现,其实寒假并没有很漫长,能用来完整地进行学习的时间并不多,只有12天左右。

2.捋一捋,什么场合写什么作业?

旅行途中,不太可能让孩子完成常规学习任务,但可以抽空完成一些阅读、英语听力等任务。旅游期间每天接触新鲜事物,每晚睡前可以趁记忆鲜活写简短的日记,或让孩子自己拍vlog。

过年期间,坚持运动,适当进行一些阅读、背诵或预习,帮家人做些家务。更多的时间,还是留给孩子和亲朋好友们一起享受团圆的欢聚吧!

完整的12天,合理地规划利用,除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外,也一定要给孩子留出户外活动和放松的时间。

from clipboard

第二步:定目标


目标要具体。孩子的假期计划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空泛的。比如“补知识”这个目标就很空泛,而“把上学期的数学公式都整理一遍”就是一个具体性的目标。

目标要可测量。可测量的计划会让孩子对目标更清晰,做到心中有数,也能帮助父母更好地衡量计划完成的情况。比如“复习上学期的生字,每天听写一个单元”这样的计划就是可测量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去和孩子讨论如何达成,允许他有自己的节奏,我们考量的是目标最终是否能达成。

目标要可达成。目标可以略高于孩子现有水平,让孩子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达成。如果目标设置得太低,起不到帮孩子提升学习力的作用;如果目标设置得太高,孩子畏难情绪严重或者一直有挫败感,反而会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产生负面影响。

from clipboard

目标要有相关性。相关性保证寒假计划的目标与我们想让孩子提升的学习力相关,且要集中。比如我们想让孩子在书写上有所进步,或者增加一些计算能力,就要把练习或者复习目标与其保持一致,比如每天练字30个、做50道口算等。我们不可能用短短一个假期让孩子提升所有的学习能力,比如想让孩子把字练好,又想提升他的阅读能力,还想让他的英语口语水平也精进一下,最好在计算上也能更准确……“既要又要还要”的计划不仅会吓到孩子,也会让父母毫无成就感。

目标要有时间限定。要把计划分解到具体的时间模块中,比如听写任务放在有完整学习条件的12天里,每天完成一个单元;3本书的阅读任务在旅行和过年期间,每天用半小时完成;听力练习用每天起床后的15分钟完成……只有对时间进行相对严格的限定,寒假的学习计划才能稳步推进,最终得以完成。


第三步: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

from clipboard

随着年级的升高,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管理权,最终都要从父母手中逐渐交接到孩子自己的手里。越早让孩子学会自主管理,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也会更容易被激发出来。


假期正是锻炼孩子学习自主管理的契机,因为时间弹性比较大,即使当天没完成学习任务,第二天也可以补回来;或者由孩子自由选择用哪个时间段完成计划内的学习任务,对此,父母可以适度放手,只要对照计划进行适当督促即可。但这里说的放手并不是“大撒把”,而是在一定的框架内允许孩子自行调整学习节奏。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孩子,父母必须做好督促和支持,才能让孩子做到有效利用寒假提升学习力。

作者介绍:田宏杰,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学心理博士,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中国家庭教育学会标准工作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

为充分满足广大市民精神文化需求,营造书香和谐的节日氛围,北京出版集团策划推出“品读北京”迎春惠民读书月系列活动,集中展示展销百余种反映古都风韵、首都风范、时代风貌的北京文化类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