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二十四节气 |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时间:2024.07.22

林下水声喧语笑

岩间树色隐房栊

今天

我们迎来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

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from clipboard

大暑有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

二候土润溽暑

大暑时节,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

三候大雨时行

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巧手拾掇万家器

从前,北京过夏天,一无空调,二少电扇,全凭一把扇子却暑。

民众笑谈:

扇子有风,拿在手中;

有人来借,等到立冬。

由此可见,过去京城百姓无扇不过夏的习俗。

然而,扇子五花八门,有最普及的大芭蕉叶扇、佳人掩面的团扇、羽毛编排的鹅翎扇和文雅精美的纸折扇。这里有严格的界限,什么人用什么扇子,品级自分。

芭蕉叶扇是用蒲葵的叶子做的,又叫葵扇、大蒲扇。

蒲葵种在农家。农闲时农民选八年以上的蒲葵,取完好的大蒲葵叶连长把儿割下,压平风干,再圈以细篾丝,白线锁上边儿,以求坚固耐牢,入夏挑到城里来卖。

因为便宜、招风、皮实,蒲扇很受劳动人民的欢迎。热天,扇风;雨天,挡雨;走路骑车插在后背,凉快沥汗。还能轰苍蝇、打蚊子,挥舞自如,一职多能,只是用着粗俗,不登大雅。君不见那位救苦救难的济癫僧,手挥的就是一把破芭蕉叶。他舞蹈街市,到处度人行善惩恶,芭蕉叶只有在他手上,才能神通广大,一般人怎能比得?

所以,清代有人写诗,借题发挥:

蒲葵扇,颇不恶,片月入手风在握;

为底世人用者稀?只因价贱遭奚落。

价贱便遭当世弃,物犹如此堪错愕。

无怪滑头个个吹牛皮,声价高抬善做作。

诗写得不怎么样,借着蒲扇发了顿牢骚,说的却是实话。

偏有好事者,不服这个气儿,非要变不雅为雅。怎么“雅”呢?

选周正的叶子,截去长把儿,换上象牙、玳瑁、名竹、文木的把儿,圈上锦边儿,装饰银花、翠蝶,精美异常,质朴里透出华贵,身价大增。原来:

蒲扇也有丽质身,巧加包装铁变金;

世间难分贵与贱,得人顺时即登云。

团扇,又叫纨扇、罗扇,以圆形为主,还有椭圆、方形、如意形的。多以绢、纨丝织品或纸做扇面。扇把讲究,材质取象牙、斑竹、漆木等,一柄通头,把扇面分为两半,正好题诗作画,寄情言志。

……

其实,羽扇的历史最长,当是中国扇子的老祖宗。

传说四千多年前,殷商时期就有人把雉羽扇献给殷王了。

不过,从字面上讲,“扇本指门扇,会意字,从户从羽。表示门户开合像鸟翅膀活动。由门扇转指扇子”。

过去,京城时有挑担卖羽扇的,圆形木柄,鸡鹅毛编制,兼卖鸡毛掸子一类用品。高档的羽扇由扇庄专售,自然讲究。

折扇又叫撒扇,古称聚头扇,由扇骨、扇面两部分组成。苏东坡赞颂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只两指。”道出了折扇的实用功能。

它的审美功能,一个是扇骨的用材讲究,竹、木、棕、象牙、玳瑁、兽骨等均可入选,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大骨两面,还可雕画刻字;就连扇轴的造型,也可一展匠心。

再一个就是,折扇的核心自然是扇面,绵纸、绫绢饰以洒金、泥金、雪金等底纹,正好激起书画名家挥毫泼墨的欲望,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尽可挥洒。代代相传,存下了多少绝世名作。

小小折扇提供了无垠的艺术创作空间,既解暑,又显示主人儒雅身份,正是夏日不可或缺的一宗宝物。

折扇虽巧,却不是本土产,而是“东洋货”。一说是唐代日本遣唐僧带进来的;另一说是宋代从高丽传进来的,反正不管从哪儿来,一入中华,就被吸收,融进新意,更加华美。

京城夏天,还有一种背箱串胡同的小生意。

木箱似柜,箱上十字架装数串铜铃,走起路来,哗哗作响,俗称“换扇面的”。

他们的小箱里有几层抽屉,装着扇面、扇骨、剪刀、胶棒之类修折扇的用品,也有成品折扇供人挑选。

扇子年年用,夏日离不开,扇面破了,细骨子折了,扇轴散了,总要有人修。请听,胡同里传来阵阵铃声。“换扇面的”来了,笑呵呵地修好如新,还向您介绍今年的流行款。

正是胡同里川流不息的手艺人,为您解忧,为己谋生,结成相依共生的关系。平平生活,谁又离得开谁呢?有道是:

人生如戏并非戏,衣食住行身所系;

人劳物损平常理,巧手拾掇万家器。

文章节选自《旧京月色》,杨澄著,盛锡珊绘,北京出版社

推荐阅读

from clipboard

《旧京月色》

杨澄  著

盛锡珊  绘

北京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