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香港书展 | 京港文学对话:女性书写的南来北往
时间:2024.07.20

from clipboard

7月19日下午,第34届香港书展北京展区系列活动之一——“京港文学对话”活动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北京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家周洁茹以“女性书写的南来北往”为主题,深入探讨京港两地文学特色及女性写作经验,与广大读者分享交流创作心得。

乔叶,出生于河南北部村庄,其文学创作深深烙下了北方故乡的印记。她创作了《宝水》《最慢的是活着》《认罪书》《走神》等多部作品,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等多个奖项。其中,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宝水》是一部以女性视角描写乡村题材的作品。乔叶表示,从河南到北京,从乡村到城市,地域的流动带来了写作不同的节奏感,也提供了不同的文学滋养,就像盐溶于水一样,虽然盐不被看见,但给水带来了新的滋味。女性作家往往有着细腻的情绪感知力和敏锐的身体感受,通过书写故乡不同年龄、不同身份女性人物的生命状态与精神处境,女性经验得以跨越时空完成接续与复现。她以女性视角关照自我、认知世界,挖掘女性内在的情感诉求,向读者呈现出了一片广阔的女性心灵图景。

周洁茹,同为70后女性作家,出生于江苏常州,曾为常州市文联专业作家、《香港文学》总编辑,现为浙江传媒学院驻校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妖的网》《中国娃娃》,小说集《小故事》《美丽阁》,散文集《大围有个火锅店》《成为作家》等多部作品。曾居美国加州、纽约等地,现居中国香港。相较于乔叶关注乡村,周洁茹笔下的人物一直生活在城市环境中。近年来,周洁茹聚焦香港,讲述了在香港作为异乡背景下的女性婚姻生活及情感故事,描绘女性成长过程中的爱情、婚姻、欲望以及挫折等,在笔下形成丰富立体的都市女性群像,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她表示,在经历了数年的停笔后,香港让她找回了作家的本心,重新与文学产生链接。女性的一生,往往是寻找和发现自己的一生,女性作家也是如此。写作让她找到了自己、成为了自己。

from clipboard

在对谈中,两位作家一致认为,文学是人的文学,在对外表述时可能会贴上各种标签,但本质上并没有地域、代际之分。北京作家与香港作家关注的都是人类的真实处境与内心世界,期待两地作家能够互相书写、彼此照见,不断拓宽写作与生命的场域,并通过文学的深度链接,增进两地读者的心理亲近与文化认同。

对 谈 作 品

from clipboard

《宝水》

乔叶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宝水》是七零后代表作家乔叶的长篇突围之作。这部长篇是乡土中国现代化的文学书写力作,生动地呈现了中国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冬——春,春——夏,夏——秋,秋——冬,四个章节如同一幅长卷,在四时节序中将当下的乡村生活娓娓道来。宝水,这个既虚且实的小小村落,是久违了的文学里的中国乡村。它的神经末梢链接着新时代乡村建设的生动图景,链接着当下中国的典型乡村样态,也链接着无数人心里的城乡接合部。村子里那些平朴的人们,发散和衍生出诸多清新鲜活的故事,大量丰饶微妙的隐秘在其中暗潮涌动,如同涓涓细流终成江河。


《最慢的是活着》

from clipboard

乔叶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本书包含《最慢的是活着》《叶小灵病史》《给母亲洗澡》《明月梅花》四篇小说。聚焦亲情、女性成长等鲜明主题,创作时间从2008年延续至今,能够直观展现乔叶小说创作的成长脉络。《最慢的是活着》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叶小灵病史》和《宝水》有一个参差对照的关系,《给母亲洗澡》获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明月梅花》是乔叶获茅盾文学奖后新作。

from clipboard

《小故事》

周洁茹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小故事》是周洁茹创作的短篇小说合集,它包含了18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约10万字。作品颇能反映作者近年的主要写作倾向,一是香港故事,写异乡人在香港的日常生活经验;二是女性故事,写现代都市女性的普遍情感困境。在具体呈现时,两类故事往往相互交织并水乳交融,形成作者观察世相的别样空间。和着鲜明的时代节拍,作者记录一系列正在发生的城市日记,在其独特的笔法下,这些作品提供给读者一个了解和想象现代香港的途径。


from clipboard

《美丽阁》

周洁茹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当代女作家周洁茹的短篇小说集。

用自由简练的文字,抹去诗意的泡沫,还原都市女性的琐碎日常。无论身处哪座城市,扮演何种角色,她们共享同一份无奈与伤痛。

生活的脚步不会停留,她们还是要出发,给自己挣一个明天。